被判刑十年不僅未坐一天牢,甚至還能開車、乘飛機,來往於國內多個省市……廣西陽朔縣國土局原局長石寶春瀟灑的“保外就醫”於8日發生變化:因其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,脫離監管,嚴重違反有關規定而被收監。
  保外就醫制度,本是人性化關懷和人性化司法的體現,然而一些被判刑人員卻用權錢將其打通,成為高牆的“特權通道”,以保外就醫之名,行逍遙法外之實。
  逍遙“獄”外,服刑後還能享“特權”
  連日來,關於廣西陽朔縣國土局原局長石寶春“被判刑未坐牢”的事件引發公眾密切關註。雖然石寶春的有關病情結果核查尚未公佈,但多家門戶網站的海量跟帖,反映的是人們對事件真相的追問:前往桂林、柳州、河池,甚至飛往山東、四川等地,監外執行為啥走樣?法院、公安不知情就能推脫責任?
  據最高檢有關統計,截至2014年5月底,全國檢察機關已發現違法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線索188件,已建議將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的247名罪犯收監執行,其中副廳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18人。同時,立案查處相關職務犯罪案件30件40人。
  審批流程存漏洞“保外就醫”成法外之地
  缺少透明公開的程序,極易使得“保外就醫”成為“法外之地”。業內人士介紹,新刑訴法出台後,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檢察機關對監獄系統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制約,但缺乏明確的實施細則,效果還有待觀察。
  “新刑訴法中的偽證罪,只懲罰在刑事訴訟中醫生出具的假鑒定,但對於在審判之後的保外就醫中的造假者,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。”海南省海口中院的一位法官說,“這助長了不良醫生虛假鑒定的歪風。”
  除審批流程漏洞較多,事後監督乏力,也給權力尋租和司法腐敗創造了條件。
  審批監督全公開,防止高牆內腐敗
 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光權認為,當前很多政法單位建有公開的官方網站,可以把有關文書放在網上公開,必將減少背後的“名堂”和“貓膩”,一些地方實施的減刑、假釋公開聽證制度探索值得推廣。
  中央政法委3月發佈《關於嚴格規範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意見》,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啟動開展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查活動,嚴查背後的司法腐敗。專家建議,只有公開透明,嚴格執法,才能更有效地堵住制度性漏洞。
  據新華社電  (原標題:“被判刑十年未坐一天牢”局長被收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v48mvfo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